本篇學習筆記, 摘自 任不寐牧師
CSMP聖經課程, 影音網址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Gci7HsDRI8&list=PLkYuhuWK3UJkcS-kwUdJ4rreIH_3acopx&index=17
不寐之夜, 講章網址: http://www.bible.url.tw/bmzy-montrealccc-com/2018-09-15-4954.html
創世紀 1-11 章 結構
伊甸園:驅逐與救贖(1:1-4:16)- 大洪水之前 大洪水:除滅與救贖(4:17:9:17) 巴別塔:分散與救贖(9:18-12:3)- 大洪水之後
再展開 1. 伊甸園:驅逐與救贖(1:1-4:16) 創造(1:1-2:3) 樂園(2:4-24) 犯罪(3:1-24) 失喪(4:1-8) 救贖(4:9-16) 2. 大洪水:除滅與救贖(4:17:9:17) 人的女兒(4:17-24) 神的兒子(4:25-5:32) 人類罪惡(6:1-8) 挪亞方舟(6:9-22) 洪水氾濫(7:1-8:19) 挪亞獻祭(8:20-9:7) 彩虹之約(9:8-17) 3. 巴別塔:分散與救贖(9:18-12:3) 犯罪(9:18-29) 列國(10:1-32) 巴別(11:1-9) 閃族(11:10-30) 選民(11:31-12:3)
創世記強調了兩大真理:
1, 創造是基督中心論的創造,而基督高於這世界一切高牆監獄;因此,我們在基督裡自由萬歲(歌羅西書1:15-17)。
2, 創造是以基督新婦為高峰的。就創世記而言這創造的高峰是夏娃,就使徒書信而言,這創造的高峰就是教會;而教會的基本使命就是見證復活、重生與和平(歌羅西書1:18-19)。
一、聖經的中的創世記
只有基督是道路、真理和生命;而在這條唯一的回家之路上:「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,是我路上的光」(詩篇119:105)。
1、魔鬼與上帝
舊約聖經返回創世記,第一次就是亞伯拉罕面對世界眾王(創世記14:17-20, 創世記14:21-24,創世記24:3),創世記這眾王與啟示錄的眾王(啟示錄16:14)是首尾呼應的:而魔鬼對教會的威脅無非三大法寶:死亡、錢財和女人。這也是創世記3:1-6中魔鬼的三大試探。而唯有真的相信我們所信的神是創造天地的主,教會才能勝過魔鬼的軍隊。
靠天地之主勝過地上列王,這個創世記神學貫穿聖經。創造主高過一切受造物,必然高過仇敵——法老不過是人,並不是神(詩篇9:20;以賽亞書31:3;以西結書28:2,9)。希西家案例極具代表性(列王記下19:15-19;另參以賽亞書37:1-38;詩篇135:6-13 )。
不要怕!!! 「因為凡從神生的,就勝過世界。使我們勝了世界的,就是我們的信心。勝過世界的是誰呢?不是那信耶穌是神兒子的嗎?」(約翰壹書5:4-5)。
2、患難與信仰
既然「我爸是上帝」,為什麼我們仍在患難之中?約伯記就是答案。約伯記38-41幾乎是另一個版本的創世記。
上帝允許患難臨到我們,必有祂的美意和計劃。真正的基督徒要「凡事包容、凡事相信、凡事盼望、凡事忍耐」(哥林多前書13:7)。
A, 真信心和真基督徒、真教會只有藉著火的試煉才能顯露出來,並且得以建造。患難和死亡才能真的讓教會成為復活的見證(哥林多前書3:13-15)。
B, 神常常使用苦難讓暴君和賤民互相懲罰,這是「雙贏定律」。暴君是暴民贏得的懲罰,賤民是暴君贏得的懲罰。人類的患難也常常彰顯神的公義。
C, 由於人的罪性,唯有藉著患難才能催逼罪人離開埃及,進入曠野和教會。
D, 越來越多假教會和假信徒,實在需要一場血與火的洗禮,需要一場拆毀和重建。
E, 時候到了,耶和華必將勝利賜給祂的百姓(歷代志下20:20-21)。
3、浪子與教會
神藉著患難帶領浪子回家。出埃及記,那時候摩西要帶領以色列人回家。路加福音15:14-16這是人類狀況的基本寫照,我們離開了起初創造的神,也離開了伊甸故園和其中的安息日。 上帝藉著摩西呼喊人類回家吃飯,那是安息日語境之下的團圓飯。而用主耶穌的話說就是:「凡勞苦擔重擔的人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」(馬太福音11:28;另參羅馬書15:32)。
出埃及記20:8-11;另參出埃及記31:12-18。一方面,創造的極致是安息日和女人;另一方面,這些信息不僅讓我們在字面上理解創世記,而且帶領選民返回聖日和教會。而根據舊約聖經其他相關經文:返回創世記即創造天地的耶和華以色列的神,乃為建造聖殿。而啟示錄回應這創世記的教會真理:「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,預備好了,就如新婦妝飾整齊,等候丈夫」(啟示錄21:2)。
4、偶像與真神
為什麼教會才是家?因為教會的主是真神。為什麼教會的主是真神?因為唯有他曾創造天地。
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,首先面對那裡氾濫成災的邪教文化。正因為如此,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返回創世記,是在進入迦南的大門口,而後面是埃及不花錢就吃的魚,以及正在漲價的黃瓜,西瓜,韭菜,蔥,蒜(民數記11:5)。這是世界兩大偶像:唯物論和假神論。而摩西所教導的,就是要以色列人作出選擇:敬拜偶像必備咒詛,敬拜真神進入永約——而唯有創造主是真神。唯有敬拜天地之主的人才配談信仰,並住在祝福和永生之中。
5、罪人與重生
但我是罪人,按罪當死。我這罪魁如何會有資格回家?這是聖經開闢的天路:「你們各人要悔改,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,叫你們的罪得赦,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」(使徒行傳2:38)。換言之,罪人要悔改重生,成為新造的人。於是耶和華向亞當吹氣,而耶穌吹氣給使徒。
重生有一個具體的日子,正如創造有日。以賽亞書17:7說,「當那日人必仰望造他們的主,眼目重看以色列的聖者」。在基督裡可以重新開始,可以返回起初;悔改什麼時候都不晚。重生是一場洗禮和潔淨禮儀(以西結書36:33-38)。一切洗禮都可以回歸創造: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。
聖經讓我們看見兩大仇敵。一方面是四面的仇敵,另一方面是裡面的仇敵。罪人悔改更是神跟我們要的屬天的勝利,不僅要勝過外面的仇敵,更要勝過裡面的仇敵。之所以說這勝利是屬天的,是因為人靠自己不能得勝。首先,人勝不過四面的仇敵,因為仇敵一定藉著魔鬼的控告攔阻和敗壞你的重生,絕對不會給任何一個罪人一個重新開始。為了吃人自義,他們永遠要讓人的罪常在他們和世人的面前。而背後是魔鬼的旨意:廢去耶穌在十字架上完全的救恩。他們裡面沒有神的愛,但絕對充滿鬼的嫉恨以及陰間般的殘忍。在這個意義上,魔鬼之子的確反對創世記和啟示錄,他們要將一切罪人的重生,一間教會的誕生,消滅在萌芽狀態。其次,人更不能勝過自己,因為自己是最強大的假神。這假神種在肉身成道的試探中,使我們因為伴演神而失去救恩,重作魔鬼之子。
6、人類與基督
我們不是靠「重生」的完美進入神的國,而是靠基督的恩典;不是靠律法和行為,而是因信稱義。為此,創世的中心是基督,而非罪人。那創造天地萬物的主,是在基督裡創造萬有,要願意萬有在祂兒子裡面與祂和好。
上帝是全世界的創造主,也必然是全世界的救贖主和審判主。基督的拯救主要意味著人的永生,即在基督復活裡的拯救。
7、罪惡與審判
創造主必然是審判主。不信基督的人因自己的不信必被定罪。一方面上帝在基督裡創造並為基督創造,因此在基督裡預定人得救;另一方面,凡是不信基督的人都交付基督審判(約翰福音3:16-21)。審判的合法性和邏輯起點就是創造以及救贖:祂創造,所以祂有權審判;祂救贖但人拒絕,所以祂必然審判。在某種意義上,創造的信息就是救贖的信息,也是審判的信息。所以馬可福音13:19說:「因為在那些日子必有災難,自從神創造萬物直到如今,並沒有這樣的災難。後來也必沒有」。神創造天地和其中的萬物,必會追討和審判那些敗壞天地和其中萬物之罪者的罪孽;祂不會任憑受造之物糟蹋祂的工程,包括祂的教會。而且天地之主有這樣的能力和公義審判罪惡。不僅如此,那踐踏祂兒子的,神的憤怒必然臨到。
最初揭示這個主題的是亞伯拉罕(創世記18:25)。審判全地的主,豈不行公義嗎?」一方面,創造主必然為民伸冤,懲治惡人(詩篇94:1-23,詩篇96:1-13)。另一方面,但神大有憐憫,審判日有一個時間。其中理由可以參考彼得後書3:3-12。
既然創造主是公義聖潔的,因此教會當行公義;並順服神的公義和計劃;又要對一切受造之物存憐憫的心腸(箴言14:31,16:4,17:5;20:12,22:2;耶利米書27:5-8)。無論如何,凡是刻意迴避公義和審判信息的教會都是假教會、假先知、假師傅、假使徒——他們只是撒但一會的人。而審判的信息至少對真正基督徒而言是福音;實際上對慕道友也是——帶領甚至催逼他們歸向基督。正因為如此,這是保羅站在掌權者面前宣告的福音:「保羅講論公義,節制,和將來的審判,腓力斯甚覺恐懼」(使徒行傳24:25)。而對世人的審判是教會的佳音,我們無需假冒偽善。
8、末世與使命
教會的主是創造天地和其中萬物的神,因此,教會承擔著向普天下傳福音的大使命,而且必須踐行這地極使命——全世界都是福音的禾場,無一例外。這地極使命既然托付給我們了,我們就無可推諉。當慷慨赴命,誓死忠心。然而,「我所找到的,只有一件,就是神造人原是正直,但他們尋出許多巧計」(傳道書7:29)。
普天之下莫非神土。但阻擋和敗壞教會大使命的有兩種巧計。
第一種出於外邦人,他們宣稱基督只是西方人的神,然而創世神學徹底拆毀了這個謊言;而保羅就是靠著這樣的信仰站立在亞略巴古,面對希臘人和外邦世界(使徒行傳17:22-31;另參使徒行傳14:11-18)。民族主義和本色化不僅是流氓無賴異教徒的避難所,而且是福音的仇敵。
第二種出於「基督徒」。常見的謊言就是將某些區域變成福音飛地或特區。最為常見的就是片面應用聖經宣稱凱撒的歸凱撒,以及順服掌權者。而這套謊言的實質只是政治恐懼的巧計。凱撒也是一種地極,都在上帝的權下。當耶穌宣告凱撒的歸凱撒,只是把凱撒貪愛的錢財歸給他而已;絕不是說凱撒及其臣民可以出離創造、救贖和審判之外。
關於順服掌權者,你們要查考聖經看這道是與不是。尤其要打開使徒行傳看初代教會怎樣面對「掌權者」:使徒行傳4:5-31,5:41-42,23:1-5;24:24-26;26:25-32)。
可以得出這樣一些結論:
第一、逼迫教會的掌權者根本不是羅馬書13章定義的掌權者,法老只是罪犯;而羅馬書和希伯來書中的掌權者更指向教會權柄,至少是「文明國家」的政府。
第二、既然逼迫是祝福就真的要喜樂。
第三、面對逼迫不是要陷入政治的試探或退縮成人性的小廟,並旨在彼此肉身上撕咬,靠別人肉身得榮耀;而是繼續放膽傳道,包括向掌權者傳道。
第四、為君王禱告的君王不包括「大祭司」以及棄絕福音的「非斯都」們;而為君王禱告恰恰是將政治放在救恩之下和之內的姿態,同時禱告不意味著諂媚罪惡,而是祈禱悔改。
第五、基督賜給我們跺去腳下塵土轉身離開的自由,不要沒完沒了。保羅只勸亞基帕一次。
創造天地的神讓世界都成為祂的腳蹬。大使命催逼教會無可逃避,也不能逃離暴君。實際上既然祂是天地之主,逃也無效。這方面可以去問以利亞和約拿(約拿書1:8-9)。大衛在詩篇139:1-24充分見證了這個事實:我們往哪裡逃,去躲避天地之主及其差遣呢?也正是在這樣的語境之下,保羅在這樣說:「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。因為我是不得已的。若不傳福音,我便有禍了」(哥林多前書9:16)。我們絕對反對以惡抗惡,反要以善勝惡——既然說到勝惡了,就意味著必須面對惡,但靠主得勝(羅馬書12:21)。只是聖經反對以惡抗惡,不是為了遷就或諂媚人的恐懼,更不是為了媚俗鼓勵人愛世界,無視罪惡特別是政治罪惡;而是為了真理與愛。愛裡沒有懼怕——必須放膽傳道。
二、教會中的創世記
創世記課程的兩個基本特點:
1, 創世記的信息只能來自神啟,並將之交付聖靈的感動和人的信心。
2, 創世紀的學習目標,不是為了尋找人生智慧或滿足人類的好奇心,乃是為了見證基督,也為了建造基督的教會。
1、宣告式文本——以經解經
神宣告,不辯論;神啟示,我信靠。因為沒有任何一種聲音配與神爭辯。進化論不配被介紹和對比;異教創世記錄或傳說或抄襲不配被介紹和對比;高等批判不配被介紹和對比。聖靈是聖經唯一的作者,祂是聖經最好的教師。總而言之,創世記謝絕辯論,但建造教會。而這就是我們的聖經根據:「只是你們不信,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。我的羊聽我的聲音,我也認識他們,他們也跟著我」(約翰福音10:26-27);「也不可聽從荒渺無憑的話語,和無窮的家譜。這等事只生辯論,並不發明神在信上所立的章程」(提摩太前書1:4)。
2、基督論神學——矚目耶穌
整卷聖經都是指向基督的,而上帝的創造是基督中心論的創造;基督就是神的奧秘。離開基督的釋經學根本不是出於聖靈的。一方面,整卷聖經都是聖靈所默示的;另一方面,這是聖經啟示的聖靈:「就是真理的聖靈,乃世人不能接受的。因為不見他,也不認識他。你們卻認識他。因他常與你們同在,也要在你們裡面」(約翰福4:17);「但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,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。他來了,就要為我作見證」(約翰福音15:26);「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,他要引導你們明白(原文作進入)一切的真理。因為他不是憑自己說的,乃是把他所聽見的都說出來。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」(約翰福音16:13)。另參歌羅西書2:2,「要叫他們的心得安慰,因愛心互相聯絡,以致豐豐足足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,使他們真知神的奧秘,就是基督」;哥林多前書1:22-24,「猶太人是要神跡,希利尼人是求智慧。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,在猶太人為絆腳石,在外邦人為愚拙。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,希利尼人,基督總為神的能力,神的智慧」。與此相關,教會是基督的新婦,我們將教會論並置於創世神學的核心地帶。
創世紀 1-11 的結構(如上):
一方面,這個交叉結構讓我們看見洪水前後的世界和人類;另一方面,這個結構是罪犯-救贖的二元模式。
我們離開律法主義,歸向基督的救恩與復活。而基督中心論也是教會目的論:樂園和夏娃,方舟與聖約,選民與應許之地,都指向教會。
而這是教會和基督的關係:一方面,「因為他們還不明白聖經的意思,就是耶穌必要從死裡復活」(約翰福音20:9);另一方面,「這耶穌,神已經叫他復活了,我們都為這事作見證」(使徒行傳2:32;另參使徒行傳3:15,4:33,17:3,24:21等)。
在這個交叉結構中,中心事件是大洪水。這具有全局意義。摩西五經的中心事件是過紅海(出埃及記1-18),以色列歷史的核心事件是過兩河-尼羅河-約旦河;而基督徒的核心事件是洗禮。這都是一脈相承的,都可以還原為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這一原初景象。或都可以視為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的平行信息。舊約聖經反覆歌頌的是兩件大事:上帝創造天地,並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;而很多時候,將這兩件事並置。而這兩件事都可以歸結為這樣的新約真理:「耶穌說,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,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」(約翰福音3:5)。
離開基督和教會這個核心真理,創世記1-11章很多問題都是無解的。
第一就是家譜。
首先,家譜顯示了歷史的真實性及上帝在歷史中啟示自己,或歷史是他的故事。與此相關,家譜中沒有偉人,也沒有假神。只是人。創世記中的家譜不是蘇美爾人以及中國的王者傳記。其次,家譜的總結是基督。家譜也為見證上帝聖約在選民家族中的保守作用,顯示神的信實與能力。但是對我而言,家譜更多呈現的是一份死亡名單或陣亡名單;而且死亡傷害的都是血親關係。人類只分兩部分:已經死的和即將死的,直到耶穌才轉向勝利。家譜就是人的大失敗。因為死是從罪來的。這一點首先可以上溯到創世記2:17,「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,你不可吃,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」。一方面,人都是像神一樣分別善惡的亞當;另一方面,這樣的亞當都是要死的。然後可以回到保羅的見證:「然而從亞當到摩西,死就作了王,連那些不與亞當犯一樣罪過的,也在他的權下。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」(羅馬書5:14)。不僅如此,家譜顯示了人的生死才是聖經關切的中心問題。總之,死亡是為基督出場預備的——人類歷史是失敗史和盼望史,等候基督的復活終結歷史,開創新紀元。
第二就是食物和吃。
一方面,受造者必須靠吃喝才能飽足;另一方面,唯有神能供應人的身體和靈魂的飢渴。一方面,大洪水前的人類墮落是因為亞當的吃;以此造成第一家庭夫妻反目弟兄相殺。另一方面,大洪水之後的人類悲劇是因為挪亞的喝,結果造成了第一家庭的父子翻臉家族解體。這一切顯示魔鬼試探對人類的統治,直到聖餐的終結。
第三是動物,或人和動物的關係。
創造第五天、第六天的動物,賦予了人責任。創世記1:26-28是一個交叉結構,這是一個對「神的形象和樣式」最好的解釋:責任與工作。亞當為動物取名(創世記2:19-20)。這是人類知識的起源,人被賦予了學習的能力。魔鬼劫持動物(蛇)成為人的試探(創世記3:1)。動物為亞當和夏娃的罪而被殺(創世記3:21,4:4)。然後是第二輪循環:挪亞方舟拯救或「重造」了諸般的動物(創世記6:19)。但動物開始區分潔淨與污穢(創世記7:2),這也與知識論相關。與蛇對應的是烏鴉和鴿子,成了新時代的信使(創世記8:6-12)。動物再度被挪亞獻祭(創世記8:20-22)。上帝與人類和動物立彩虹之約,再一次將動物交在人的權下,並允許動物作人的食物(創世記9:1-17)。最後,大洪水之後,獵人寧錄對動物的獵殺,在地上建立了人對人的暴政(創世記10:9-12)。
當人滅絕上帝所創造的動物的時候,上帝必然滅絕那人。這是寧錄的下場:當人獵殺了一切,甚至壟斷了獻祭資源自以為神的時候,末日就到了。
本篇學習筆記, 摘自 任不寐牧師
CSMP聖經課程, 影音網址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KGci7HsDRI8&list=PLkYuhuWK3UJkcS-kwUdJ4rreIH_3acopx&index=17
不寐之夜, 講章網址: http://www.bible.url.tw/bmzy-montrealccc-com/2018-09-15-4954.html